不考虑及中文字体的特殊性,简单的照搬英文网页的设计办法,常常会减少中文网页的易读性(英文中称作readability)。下面列举三个用英文设计办法设计中文网页引发的易读性问题。
1、相对大小的字号
在英文页面中,固定字号被叫做“ frozen fontsizes”,用固定大小的字号是一个明显的错误,不少交互设计的专家都对此做过研究。用相对字号是那样的正确,于是,中文网页的文字也被设计成了相对字号。这种做法主要集中在英文网站的中文版的设计中。然而对于中文,相对字号却不如预想的那样好。
不少的字号的中文是不可以明确显示的。譬如,10px的Arial字体显示英文是明确的,但10px的宋体中文就变成一个黑疙瘩了;再譬如,20px的英文大而明确,但20px的中文就会出现明显的锯齿,笔画粗细不均。12px、14px、16px(或18px)显示中文是比较理想的。事实上12px-16px大小的宋体显示的成效都是很好的。
相对字号允许文字以不止一种的实质字号(以象素为单位的字号)显示,调整浏览器的设置,文字大小可以缩放。下面大家来看看,用相对字号显示的中文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用英文设计的办法设计中文网页-7、-6、-5、-4、-3、-2、-1、标准大小、+1、+2、+3、+4、+5、+6、+7,共15种。这其中“-2”以下的字号与“-2”一样小,“+4”以上的字号与“+4”一样大。事实上就剩下了-2、-1、标准大小、+1、+2、+3、+4,这7种相对字号。大家逐一来试验一下每个相对字号的显示成效。
以IE浏览器为例,假如页面上的文字被设置为相对字号,那样它可以有五种不一样的大小缩放怎么样用英文设计的办法设计中文网页用户无论如何调整浏览器的“文字大小”选项,都无法让网页上的所有文字都明确的显示(即,在12px-16px区间内显示)。
2、斜体字
斜体字是英文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对于英语用户来讲,“斜体”和“加粗”的用法频率几乎是相同的,从Microsoft的office系列软件的设计上大家就能看到,“加粗”功能“B”按钮和“斜体”功能“I”按钮都放置在比较容易点击到的地方。但,中文自古以来就没斜体这个定义。可能是近代革命家的行书、草书给大家的印象太深了,使得大家比较容易的同意了斜体的表现方法。
对于打印的文稿,斜体的中文问题不大,由于打印是以较高的分辨率来显示的。在显示器上则不同,显示器上的显示是72象素/英寸。这种差异几乎每个用过word软件的人都有领会,在显示器上要阅读文档中的斜体很吃力,打印出来就好多了。
网页的浏览是以显示器为主的,那样斜体的中文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表现方法。然而这糟糕的方法却在照搬英文网站的过程中被不加思索的拿了过来。
博客的BSP是这一做法的先锋,几乎所有些中文博客在写作新文章的工具栏中都有“斜体”功能按钮。增加一个功能会增加用户学习界面的困难程度;增加一个没用的功能会减少用户的用法效率;增加一个烂功能会误导用户编辑出糟糕的文章。“斜体”就是个非常烂的功能。
在英文博客中,trackback地址总是用斜体,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表现法式,于是中文博客中也将这种表现方法照搬过来。糟糕的表现倒是与糟糕的功能配套了,现在大部分中文博客提供的服务中traceback功能都不可以用,开发者恐怕是如此考虑的怎么样用英文设计的办法设计中文网页怎么样用英文设计的办法设计中文网页?网址推荐: